零關稅助力澳門經濟新飛躍
在當今全球經濟深度融合、區域合作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CEPA 框架下澳門貨物享零關稅及服務貿易開放,無疑是澳門經濟發展進程中的關鍵助力,對內地經濟同樣有著深遠而積極的影響,值得深入剖析與關注。
自 CEPA 實施以來,其成效有目共睹。截至去年,澳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發出 8833 份原產地證書,出口總額達 15 億澳門元,節省稅款近 1 億元。這一數據直觀地反映出澳門製造業在零關稅政策下競爭力的顯著提升。以澳門杏仁餅為例,零關稅使其成本大幅降低,產品價格更貼合內地消費者的接受範圍,銷量隨之大幅增長。企業在盈利增加後,得以將更多資金投入到研發創新中,推出低糖、低脂等滿足不同健康需求的新產品,不僅穩固了市場份額,還進一步拓展了消費群體。對於內地市場而言,澳門零關稅政策豐富了商品供給,滿足了內地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促進了內地消費市場的繁榮。同時,也促使內地相關產業在競爭壓力下加快創新步伐,提升產品質量,形成良性競爭態勢。
在服務貿易領域,內地對澳門開放 153 個服務部門,佔比 95.6%,這一高開放度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也為內地投資者提供了廣闊的機遇。內地 IP 經濟近年來發展迅猛,積累了大量優質 IP 資源,但在國際化推廣和產業鏈拓展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澳門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國際化背景,成為內地 IP 經濟走向世界的理想平台。借助 CEPA 服務貿易關稅政策,內地 IP 企業可在澳門投資設立運營中心或國際推廣平台,享受關稅減免、政策優惠等利好。
這不僅能降低運營成本,使企業有更多資金投入到 IP 的深度開發中,還能利用澳門與葡語國家及其他國際市場的緊密聯繫,開展國際合作。比如內地熱門動漫 IP 在澳門建立衍生品研發生產基地,利用低關稅優勢,將高品質周邊產品以更低成本推向全球市場,拓寬銷售渠道;通過與國際知名 IP 運營機構、影視製作公司合作,將內地 IP 改編成影視作品、遊戲等,借助國際團隊的專業能力和發行渠道,實現 IP 的國際化傳播,像將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小說 IP 改編成葡語版動畫,通過澳門的國際合作網絡在葡語國家發行,提升內地 IP 的國際影響力。
內地文化底蘊深厚,文化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但在文化創新和國際文化交流方面仍需進一步突破。澳門獨特的中西文化交融氛圍和豐富的文化活動經驗,為內地文化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合作空間。內地文化企業在澳門投資文化項目,如建設文化藝術中心、舉辦國際文化展覽等,可享受 CEPA 政策下的服務貿易便利。澳門的文化藝術展覽場地租賃成本在政策優惠下更具吸引力,內地文化企業得以較低成本舉辦大型傳統文化藝術展覽,展示國畫、書法、傳統手工藝等,吸引全球文化愛好者和藝術機構關注,提升內地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內地與澳門的文化企業還可聯合創作融合中西文化元素的文藝作品,如音樂、舞蹈、戲劇等,利用澳門的國際文化交流平台,參加國際文化藝術節,促進內地文化的多元化發展和國際傳播,增強文化軟實力。
內地科技實力不斷增強,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創意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果,但在科技成果轉化和國際科技合作方面仍有提升空間。澳門在科技研發方面雖規模較小,但在科技金融、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內地科技企業在澳門投資設立科技研發中心或成果轉化基地,可借助 CEPA 政策享受金融服務優惠、知識產權保護便利等。澳門的金融機構在 CEPA 框架下,為內地科技企業提供更便捷的融資渠道,如低息貸款、風險投資對接等,助力科技企業的研發項目落地。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澳門完善的法律體系和國際合作機制,能更好地保障內地科技企業的創新成果,為科技成果在國際市場的推廣和應用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例如,內地的人工智能企業在澳門設立研發中心,利用澳門的金融和法律優勢,將研發成果快速轉化為產品推向國際市場,吸引國際科技人才和合作項目,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內地居民自由行政策同樣極大地推動了澳門旅遊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自 2003 年試點推行以來,截至去年底累計 1.5 億人次赴澳。大量遊客的湧入促使澳門酒店不斷升級設施,餐飲、零售等行業蓬勃發展,形成了多元化的消費場景。這不僅帶動了澳門經濟的增長,也促進了內地與澳門之間的人員流動和文化交流,為內地旅遊企業拓展業務提供了契機。內地旅遊企業與澳門同行合作,開發更多特色旅遊線路和產品,實現了互利共贏。
展望未來,澳門應緊緊抓住 CEPA 帶來的機遇,持續深化與內地的經濟融合。製造業要加大創新投入,提升產品附加值;服務業要不斷提升專業水平,拓展服務領域;政府則應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確保政策紅利充分釋放,推動澳門經濟邁向新的繁榮。內地與澳門在 CEPA 框架下的合作也應進一步加強,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共同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攜手共創更加輝煌的未來。
周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