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三中全會為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周王安 澳門大學 社會科學學院 博士研究生
澳門特區應憑借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國際化的城市特色,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中扮演著獨特角色, 運用好國家賦予的多項機遇,將中華文化和科技賦能對澳門產業適度多元和街區轉型的重要性。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為澳門提供了進一步發展多元化經濟、加強與內地及國際交流合作的機遇。特別是在旅遊業、會展業以及中葡平台建設等方面,澳門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需要區域內各城市加強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澳門在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可以發揮其在旅遊、文化、教育等領域的特長,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形成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同時,澳門也應積極參與到大灣區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中窗口的作用,為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會提出的對外開放政策,為澳門帶來了新的國際合作機遇。澳門應充分利用自身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優勢,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提升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全會提出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澳門在這一方面的實踐也將對大灣區其他城市產生積極影響。澳門政府一直致力於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通過優化社會保障體系、提升教育和醫療服務等措施,為居民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二十屆三中全會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指明瞭方向,澳門作為其中的重要一員,將攜手大灣區其他城市,共同迎接挑戰,抓住機遇,為實現區域的繁榮穩定和長遠發展作出貢獻。